漫談清酒裡面的「雜味」

漫談清酒裡面的「雜味」

在瀏覽清酒的評論時,除了常見的旨味、甜味、酸味之外,「雜味」是非常值得探討的部分呢。

雜味從字面上來說,好像有不好的意思,事實上也是如此。讓清酒失去了平衡的要素通通可以稱之為「雜味」。

有的人說,雜味就是「苦味」,我不認為完全是這樣。在料理的世界中,也是有適度的加入苦味的要素使料理更上一層樓的狀況呢!

比如說製作咖哩,我家裡的配方會加入一到兩份的義式濃縮(expresso)在湯汁裡。咖哩的主原料除了粉物(咖哩粉、薑黃等香料)之外,大量的放入紅蘿蔔和馬鈴薯給予了很棒的甜味、大量的肉類燉煮釋放出來的旨味,需要一些額外的小量原料讓咖哩融合的滋味更上一層樓。因此,優格(Yogurt)、奶油(Butter)、味噌、醬油、香蕉、蘋果泥也是常見的、提升「層次」的調味品。

過剩的苦味讓人不舒服,然而適度的苦味在料理中,卻讓人產生出「這道料理有層次」的想法,可見「雜味」似乎也不只是完全負面的東西。

至於清酒為什麼有「雜味」呢?

釀造清酒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步驟「精米」。

什麼是精米呢?就是將脫穀的米粒繼續研磨,盡可能留下米心的過程。一顆米除了最中央的澱粉,外層乃是由蛋白質、脂肪所組成。而蛋白質和脂肪正式「雜味」的來源因素。

釀酒人在製造桶旁邊製作新酒的時候,也許產出的酒不符合藏人心中的預期,又無法鉅細靡遺的解釋,只好通通推給「雜味」也是非常常見的應對方法。

因此我認為「雜味」其實是「雜項」的意思,因為沒有辦法很明確的解釋出來,所以用了「雜味」這樣奧妙高深、難以理解,對外行人來說可能常常會聯想到負面的印象。

古早時代因為技術沒有那麼進步,因此沒有辦法把酒米精磨的這麼細緻,所以如果一口咬定「100年前的清酒多餘、不舒服的味道很多」是一項忽視時代因素的說法。

對專業的清酒評論家口中的「雜味」又是怎麼一回事呢?

我們常常會看到酒評家說「這一款清酒沒什麼雜味。」,通常後面會加上一些香味評析等讚賞的話…不知道大家怎麼認為?我個人認為這種說法十分可笑。

通常會被酒評家說「沒什麼雜味」,通常是高度精米的作品(精米步合低於50%)。這些作品通常也屬於大吟釀以上,在這樣高度精白的產品裡,強調的是甜味、酸味以及香氣。在這裡一款好的大吟釀「層次」探討的是「香氣」的變化。我們在酒評家評述的範本文裡面會看到「充滿XX水果、YY花的香氣,一點點ZZ(通常是日本甜品)的味道…醒酒完成之後,香氣又轉變為如何如何…」。

以這樣的邏輯來看,該如何評論精米程度不高的純米酒、本釀造…甚至(純米)吟釀呢?

我認為「雜味」給予了這些酒豐富深刻的味道。尤其在我們一邊品嚐料理一邊品味清酒時,適度的這些「多餘的味道」,可能有苦甘、類似鹹味的刺激感,反而可以讓料理的海洋鮮美進一步的提升。純粹香氣型態的清酒不適合作為餐酒的主體,這也是我一再強調的。

「雜味」,也可以說是「多餘的味道」,在清酒裡面同時扮演好人和壞人,這見仁見智的要素正是品嚐清酒的樂趣之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