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臺灣的觀點為主的繁體中文清酒網站

日本宣佈了調降酒稅!對台灣的影響,或其實沒有影響

違的更新網站,大概是太久沒更新了,也刪除了很多多餘的插件導致整體卡卡的。沒關係,先寫內容吧。

我最近關注的是日本大藏省(類似台灣的財政部)公告的,從2020到2026年逐次降低日本酒稅這件事。綜合了近日各方面的日本媒體報導和分析資料後,很顯然的受到酒稅影響的是啤酒產業。眾所皆知,日本的大型啤酒商:朝日、惠比壽、麒麟、札幌等品牌,受到武漢肺炎的衝擊很劇烈。日本國內餐飲業者大蕭條之外,全世界蔓延的疫情也讓出口整個銳減了不少。因此日本政府在政策面提供了減稅的方案來因應。

數據中有趣的是,清酒部分也是在降稅的類別,然而在日本,清酒的銷售並沒有明顯的變化。近幾年在日本的日本人越來越少的消費清酒,大概剩下來的這些就是清酒的死忠客戶了吧….由於餐飲業受到的衝擊,可能後續會讓清酒的「總產量」下跌不少,畢竟,在料理用酒的部分,很難不造成衰退的。

台灣則在去年2019年時,官方宣布將日本酒的進口關稅由40%降到20%,一則以來雖然關稅降低但是其他的費用增加了(譬如說增加了廢棄物處理費,指進口酒類的玻璃瓶部分),二來市場上依舊缺乏價廉的入門清酒,的確的還看不到明確的政策利多。

到底消費者花了這麼多錢,真的是代理商賺太多嗎?事實上,要是我跟代理商做節目講到這個,大家都會跟我說,冷鍊,也就是冷藏運輸的金額實在太可怕了。從某某酒造出來運送到日本集貨港口要冰;從日本進口到台灣的海上路程或空中路程,要冰;從海關保稅倉庫排隊檢驗時,要冰;廠商領完貨託送到各自倉庫,要冰;從倉庫運送到餐廳或其他販賣處,繼續要冰。而這些「冰」,這些冷藏,通通要錢,也就是電費。或許可以這麼想,多花的錢沒有不見,而是變成能源的價值。

前一陣子台灣的網路社團發起了「自行進口獺祭(日本名牌清酒)的活動,結果找了報關公司弄進來,還用最省得常溫進口,不但最終成本比正式代理商高,可怕的是那些常溫熟化的獺祭清酒,跟正式代理商的品質,正常人都喝的出來。旁觀者的我看起來就是活脫脫的一場悲劇。只是有點可惜這個悲劇不夠多人知道,還是很難的跟消費者敘述這些細節吧!

相較於我早年關注的水貨主題,產生的爭議也好、定義上的辯論也好,「冷鍊」反而是我認為清酒推廣上真正的課題。在普遍被看好的日本酒市場上,正規代理商如何繼續推廣冷鍊的重要性是持續需要的主軸。或許會被說「日本當地的清酒也不是每個店家都會冰」這樣吐槽,但是我們回頭想想,日本清酒之於日本,大概就是珍珠奶茶之於台灣吧!在台灣清酒不便宜,而在日本賣的珍珠奶茶又何嘗不是?

題外話,我開始了製作podcast節目,在itune等平台都有上架,節目叫做「銘酒謙屋」,歡迎大家有空聽聽看!除了品酒論酒的內容之外,我也會和代理商們持續的推廣清酒冷鍊的觀念,以及很基礎的清酒知識,還請各位多多支持指教。

Wri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