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一個舉辦清酒展覽的人~(1)

身為一個舉辦清酒展覽的人~(1)

在台北,一年到頭,總有逛不完的展覽。比如說國際書展、各種酒展、文藝特區非常設的各種主題展。在這些展覽中,只要碰到跟清酒日本酒相關的,老實說一直以來我都不滿意。

在清酒界,很多人都在說「要擴大產品的消費者」。可是,這些能人前輩,都在互相挖客戶;能力更好的,也僅是挖葡萄酒圈、烈酒圈的人而已。簡單來說,我觀察到的清酒展,來去的很高比例是同一些常客。

一開始,有很多的免費展覽。這些展覽上,各酒商們傾盡全力、口沫橫飛。在台灣清酒推廣的草創期,的確建立起一定的規模和產值。然而大環境不斷變化,消費者「越來越聰明」,更不幸的催生出一些被免費酒展慣壞的「愛好者」。這些人每次君臨酒展,不是纏著酒商不放、就是自以為大戶,要求一些特殊的服務;更甚者,酒品奇差,不在乎旁邊真正的「新手」正在嗷嗷待哺。

廠商也不是笨蛋,人家出來做生意,怎麼可能不對於成本斤斤計較。漸漸的,大概從2017年底開始,引進了「付費試飲」的觀念到清酒展上。在威士忌展覽上,付費品飲一些高年份的產品已經行之多年。我相信對於清酒也是,高單價的東西可以這麼做!然而對於普飲、入門品也要這樣搞,我不看好。

如果稱呼台灣清酒展的舉辦是「大拜拜」,我覺得已經很委婉客氣了。大拜拜至少有一種酒商之間同樂的氛圍。現今的清酒展,我看到的是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對立(主辦單位則太聰明的開心當著二房東):怎麼說對立呢?廠商希望參展的成本越低越好,既然場租降低機會不多,那我一定要從消費者身上挖東西。買我的酒最好,不買我也要收「試飲費」補貼成本。消費者則有一種「撈本」的觀念,因為免費參關展覽習慣了,無形中對廠商不很尊重、因為免費參觀展覽習慣了,喝到醉不用節制。每次清酒展看到一堆人在廁所大吐特吐、趴坐在展覽廳角落的樣子,實在令我莞爾。

缺乏人與人之間的「信任」就是台灣整個社會的問題。大從政治事務,小到清酒展,處處皆同。

嘴上批評人家很輕鬆,但是本著社會學系的實證精神,我決定作一場大型的實驗。我在2018年5月開始策劃一個符合我心目中「最棒」的展覽。首先從找場地開始。

老實說台灣適合辦活動的空間實在很少。私人空間往往不是太小就是設備太糟糕(竟然以為有桌椅和投影機就認為OK的場地大有人在),空間氣氛以外,能夠在室內有烹調能力的更是少之又少。至於文藝特區的地方,老實說一般人去租根本是笨蛋,費用很高、額外的收費項目多到誇張。

票價的設定也很有趣。我這次選擇的是製作特殊的「贈品」來墊高門檻。我製作了一件非常特別的「法被」(關於製作過程的血淚就不多說)讓酒展售票的方向逆轉變成「買贈品送酒展」。這在出版業似乎很常見,運用在飲食展上好像不多。

這篇先說結論好了。

篩選過了顧客的成效非常好,但是也造成售票的困難。現在比如說臉書,花錢打廣告很容易;將網路流量變成實際十分困難,因此如何替行銷活動找到最好的目標客群(TA)可說是門大學問。一來一往之間,有必要延伸討論。我們下篇見!